新聞公告
關鍵礦產領域已經引起包括印度和哈薩克斯坦在內的全球廣泛關注。近期,印度和哈薩克斯坦合作生產關鍵礦物——鈦渣。
印度稀土有限公司(IREL)與哈薩克斯坦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鈦鎂廠(UKTMP,以下簡稱“烏卡鈦鎂廠”)已達成協議,共同成立名為印度稀土烏卡鈦業有限公司(IREUK Titanium Limited)的合資企業。該企業將專注于將奧里薩邦的低品位鈦鐵礦加工成高品位鈦原料。根據協議,烏卡鈦鎂廠除提供技術和資本投資外,還將承購商定數量的鈦產品。
此舉旨在推動印度國內鈦產業價值鏈的發展。印度官方聲明指出,該合作將成為印度獲得寶貴外匯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時幫助烏卡鈦鎂廠確保原材料供應。通過整合雙方的優勢,這一合資企業不僅有望提升兩公司的品牌價值,還將成為印度和哈薩克斯坦在鈦產業鏈中的旗艦企業。這與雙方在確保關鍵礦物供應鏈方面的長期戰略目標相一致。
印哈的新鈦礦交易反映出三方面重要內容。首先,該協議標志著印度在其長期目標上取得的一個積極而漸進的進展,即建立關鍵礦物供應鏈,以彌補以往的不足。過去,印度拍賣關鍵礦產采礦權獲得的收效甚微。高昂的開采成本以及過時的官方資源分類規則未能充分反映礦產的經濟可行性,導致印度投資者對于此類項目持謹慎態度。
因此,此次與哈薩克斯坦的協議將成為印度依托外國技術和資本發展關鍵礦產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紤]到鈦金屬在多個重要領域的應用及印度在供應鏈中的缺口,這一協議具有重要意義。印度在開采、加工和回收技術方面存在短板,因此該國仍然過度依賴進口。就加工領域而言,印度目前僅在銅這一關鍵礦產的加工能力上有所建樹,其他礦產仍舊依賴外部供應商提供精煉礦物。
其次,該協議也反映了哈薩克斯坦及中亞地區正在經歷的根本性政治經濟變革。在過去十年間,該地區實現了超過5%的增長,顯著提升了勞動力技能和制造能力,同時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與早期印度的能源公司,如印度國家石油公司海外有限公司(ONGC Videsh)購買股份勘探和開采哈油田不同,如今烏卡鈦鎂廠生產的鈦產品全部銷往發達國家。這表明,哈薩克斯坦在鈦的加工技術層面已取得長足進步。自2017年以來(不包括疫情年份),哈薩克斯坦經濟增速已超過4%。同時,通過采用市場驅動的創新生態系統,該國在科學、技術和創新方面取得了區域引領地位,并在全球快速發展的技術環境中保持競爭力。該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樂觀,預測未來五年有望實現平均4.5%的增長率。
最后,該協議可能意味著印度政府將更加重視深化印度與哈薩克斯坦乃至整個中亞地區(全球礦產資源基地)的關系。除石油和鈾外,哈薩克斯坦還擁有大量關鍵礦產和稀土元素儲備,其中包括在印度看來至關重要的鎘和錸。
哈薩克斯坦是印度在中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其對印度的重要性遠不僅在于其豐富的礦產資源。近期雙方的磋商著重于加強企業間的聯系和利用彼此的互補優勢,特別是在電力等領域的合作。2023年,印哈雙邊貿易總額達10億美元,在電力、可再生能源、制藥和農業等多個領域增長潛力巨大。
印度與中亞地區的聯系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盡管印度致力于深化戰略性互動,其與該地區的關系仍然受限。印度旨在通過包括國際南北運輸走廊(INSTC)和查巴哈爾港在內的項目實現物理連通性的傳統政策目標,然而在過去二十年的時間里始終難以達成。
印度似乎逐漸意識到,過去關于該地區的假設——即中亞國家是雙邊合作的主要受益者——已不再適用。如今的中亞已是一個全新的中亞,經濟增長強勁、市場多元化,正處于內生增長向市場自由化的轉型階段。該地區還加大力度尋求國際合作多元化。在美國、中國和歐盟的新型大國競爭格局下,印度對該地區興趣的回升說明了中亞地區不斷增強的戰略意義,印度近期在鈦行業的交易也印證了這一點。
盡管印度顯然無法提供與中國規模相當的大規?;A設施投資,但印度或將利用俄烏沖突所引發的區域互動新機遇。印度與中亞國家在采礦、綠色能源、醫療旅游、教育和數字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互補性為其成為中亞國家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可能。這一點從印度近期與伊朗簽訂的為期十年的查巴哈爾港運營協議,以及與歐亞經濟聯盟(EAEU)就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的談判中可見一斑。
具體到關鍵礦產方面,盡管印度已與美國、澳大利亞和法國等國建立了合作關系,印度仍可能尋求與哈薩克斯坦以及其他中亞國家的進一步合作。由于構建從勘探到回收的整個關鍵礦產供應鏈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目標,印度似乎在其未來戰略中秉承著“伙伴越多,越有利于實現目標”的原則。
因此,盡管印度與中亞地區的全面接觸存在重重阻礙,其觀念的轉變及致力于成為該地區主要參與者的意愿,將推動其與中亞地區展開更深層次的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