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日本廣島大學開發無需高溫就能生成氫氣的技術
作者:宋鴻玉 譯自日本《日刊工業報》    時間:2025-03-12    點擊量:199    
分享到:
廣島大學的山本拓哉研究生和蘆田翔研究生、齋藤健一教授等人開發出了在室溫下從金屬粉末和水中生成氫的技術。利用球磨機的沖擊進行化學反應,得到純度99%的氫。以往需要600~2000℃的高溫。水可以利用海水和河水。金屬粉末成為能源介質,現有的精煉設施作為蓄能基礎設施發揮作用,發展為分散型氫氣供應技術。
將金屬粉末和水倒入球磨機中會產生氫氣。撞擊球的沖擊會局部產生超臨界狀態的水。3,000個球連續形成超臨界狀態,引發需要高溫的熱化學反應。金屬粉末被水氧化產生氫氣。氧化金屬被球磨機容器中的鎢奪走氧氣,再次與水發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反復進行,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使用鈦粉末可以得到16倍于鈦投入量的氫。球磨機容器作為助催化劑發揮作用。金屬粉末作為助催化劑也取得了成功。這些都是世界首創。氫氣可以從海水、雨水、自來水中提取,因此金屬粉末實際上可以成為能源介質,從而實現小規模分散型氫氣供應系統。